当前位置:首页 > 详细信息

奔赴山海 建证“国际”

来源:杨丰与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07日 A+ A A-
  上世纪80年代,从约旦王国开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澎湃大潮,中国十九冶沿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成功走出了国门。
  2013年,伴随习近平总书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实施,中国十九冶不断加快“走出去”步伐,为进一步提高国际工程市场竞争能力,完善运营管理机制,2014年,成立了国际工程分公司(以下简称国际公司)。
  十年来,国际公司作为中国十九冶绘就海外市场版图的主力军、排头兵,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基础设施和其他领域建设,与共建国家深化工艺装备、工程技术、施工标准、项目管理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企业资源配置能力、价值创造力和国际品牌影响力,在阿富汗、巴布亚新几内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尼泊尔、纳米比亚、委内瑞拉、阿尔及利亚,承建了一大批优质的项目,平均每年开拓1个新国别市场,海外签约合同数共100余项,不断夯实中国十九冶海外业务基本盘,用建功海外的信念,在国际上擦亮企业品牌。
  融入世界 “三变”之间绘版图
  从走出国门,到融入世界,国际公司用一次次华丽的蜕变,绘就了高质量发展的版图。
  ——第一变:聚焦主业厚植优势,着力形成多元化发展布局。
  从南海岸的钢铁巨龙首钢秘鲁1000万吨铁矿扩建项目到海拔4000米的拉斯邦巴斯三号球磨机项目,在雪域之巅的十九冶人用实际行动创造了秘鲁冶金工程建设的奇迹。
  在巴新东高地省,周边社区的咖啡豆、椰干、茶叶等经济作物沿着中国十九冶修建的巴新高地公路驶向港口,驶出远洋。穿梭原始部落,十九冶人倾心打造了跨越巴新四省的唯一生命通道,为全面加快巴新基础设施建设贡献中国力量。
  阳光下,喀布尔大学师生们攒动的人影与中庭广场上的“中国援建”标识相映生辉。十年间,国际公司先后完成援阿富汗喀布尔大学中文系教学楼和招待所项目、援阿富汗喀布尔大学综合教学楼和礼堂项目的建设,这所被称作“弹坑上的象牙塔”的古老学府,在项目团队的精心打磨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吉隆坡MULTIBAY酒店公寓项目建设现场,十九冶的建设者们以“忙得飞起”的状态,全力朝着目标狂奔,眼前的高楼正以7天1层的速度不断向上拔节生长。作为马来西亚国家级发展项目,项目最高层高为217米,未来将成为吉隆坡的标志性超高层建筑,重新定义吉隆坡的中央商务区地位。
  多年来,国际公司建成了一系列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高品质项目,如巴新瑞木镍钴项目、纳米比亚湖山铀矿项目、纳米比亚硫磺制酸厂项目、秘鲁首钢秘铁扩建项目等冶金及工业工程,巴新高地公路项目一期、巴新凯维恩市市政交通道路项目、纳米比亚MR125公路项目等道路工程,援巴新尤亚公路、援阿富汗喀布尔大学、援尼泊尔吉利中学等援外工程,充分发挥出公司海外市场排头兵的实力。
  以精品工程推动区域经营滚动发展和业务板块提档加速,海外市场之路越走越宽广。当前,国际公司管理境外分公司2家,子公司2家,办事处1个,海外业务覆盖东南亚、中亚、大洋洲、南美洲等区域,形成了多国家多板块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第二变:乘势而上抢抓机遇,加快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 
  危机中育先机、变局中开新局。2020年,面临着海外疫情肆虐的恶劣环境,中国十九冶首次提出“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个战场一体化统筹推进” 的国际公司发展新战略。
  走入边疆,放眼世界。在新的历史节点下,国际公司以“国际国内双循环”为引领,充分发挥新疆作为中亚、东欧市场桥头堡的辐射作用,深入推进属地化管理和协同化发展。
  在天山以南,十九冶的建设者们在平均气温6℃的戈壁风沙环境下,60天内完成8590吨主体钢结构安装,成功建设了丝绸之路南向通道的重要物流枢纽策勒津和陆港—中转区项目;在“沙漠之心”阿拉尔市,成功建设了兵团南疆心血管区域医疗中心项目,打造了师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新疆样板”。
  在天山以北,高质量建成师市重点建设项目石河子第二小学提升改造工程,为前身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子女学校的名校注入生机活力;成功建设了新疆首家工业旅游园区、首个绿色发展食品加工生态园区新疆七一生态酿造产业园项目,助力百年民企“老字号”换新颜。
  一体化推进国内外两个市场的4年来,国际公司积极服务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承建的多个重点项目涉及医疗、教育、民生、物流、食品、新能源等关键领域,成为新疆建设发展进程中的坚定支持者、重要参与者,奋力擘画国内国外、陆地海上双通道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第三变:深耕当地共结硕果,属地化管理助推“软联通”。
  “属地化是我们在巴新开展工程建设的永恒课题。”援阿富汗公务员低造价住房项目经理杨元平表示,跨国项目的建设,离不开中外双方的沟通与合作,是属地化经营是最有效的融合途径,同样也是实现“软联通“的必经之路。
  39岁的阿富汗翻译Aziz已经在阿富汗公司工作7年,参与了两个援外项目的建设,工作中他非常乐意成为中阿员工之间的桥梁,他说:“参与孔子学院的修建,让我对中国的文化、礼仪有了更多认识,阿富汗基础设施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的帮助。”
  “外籍员工是外国人,却不是外人。”多年来,阿富汗项目团队坚持以充分尊重当地人民宗教信仰、文化习俗为前提,持续开展与当地员工的定期座谈活动,席地而坐、促膝长谈,一盏阿富汗红茶下肚,心与心的距离不断拉近。
  中国师傅点对点指导,在一系列的措施下,当地员工愿干、肯干,在工作中建言献策。Aziz、Zabi等已在项目部工作了5年以上的外籍员工更是在阿富汗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主动前去陪护因病住院的中方人员,白天黑夜轮番值守。
  杨元平说:“这么多年来,他们把项目当成了家,把我们当成自己的家人。”
  聚焦中外籍员工“传帮带”,国际公司各海外项目滚动培训外籍员工12000余人次,在大干高峰期,最多有1617名外籍员工奋战在各海外项目现场,一大批有着中资企业工作经历的当地管理、技术人员成为项目推进乃至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力量。
  国之大者 “一带一路”携手行
  “一看就懂、一教就会、一干就成。”2023年8月3日,国际公司收到巴新莫若贝省SINGSING CREEK社区感谢信,对巴新高地项目为当地多个社区传授菌草养菇种植技术并分发菌种以供当地居民种植的举动表示感谢。
  巴新菌草,这个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推动的援助巴新技术,已成为巴新东高地省的第二大产业,为当地带来了一场农业革命。
  如今,在国际公司的志愿推广与传播下,菌草种植技术已在巴新高地公路项目沿线9个社区220户居民得到有效的应用实施,随着道路的建设,这个跨越山海,寓意着脱贫致富的菌草在当地生根,沿着道路星星点点地推广开来。
  从软硬联通到民心相通,国际公司在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道路上,有着这样一份“别样”的数据单:各海外项目助力中国政府“春苗行动”的开展,共协助171名海外侨胞、中方人员接种新冠肺炎疫苗;积极联系中国援巴新医疗队在巴新各地开展义诊5次,协助义诊当地居民人数达500余人次;各海外项目积极组织开展如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接待服务、抗洪防汛救灾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共收到来自阿富汗发展与土地部、巴新国家工程部、巴新新爱尔兰省政府、中国驻巴新大使馆等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感谢信、称赞表扬信、奖杯19份,坚定扛起服务和融入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的时代使命。
  作为中国十九冶向国际社会、海外公众展示企业形象的重要窗口,国际公司逐渐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国际传播经验。
  以“小切口”反映“大视角”。聚焦推动目标国经济社会发展、造福当地民众的生动实践和鲜活案例,国际公司深入挖掘项目建设其背后存在的“情感故事”,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话 有理儿》特别报道中,公司外籍员工Jamshid用汉语讲述了他在参与援阿富汗喀布尔大学8年工作期间的收获和感悟,欣慰能够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贡献力量。
  扩大对外交流载体。以文化交流活动等多种形式,探求文化“最大公约数”,用责任赢得信任。国际公司多次参与如国际服贸会、俄罗斯冶金工业展、“汉语桥”阿富汗赛区活动、大使馆青年座谈会活动;以项目为背景拍摄的视频作品先后荣获“一带一路”百国印记短视频大赛特殊贡献奖、人气短片奖、Z世代之声奖,总计播放量达700万次。
  紧抓时事热点节点。近年来,国际公司紧抓“一带一路”峰会等热点、节点契机,在央视《共同的建造》《华人世界》《第一时间》等节目中,多次宣传公司项目及员工。5年来,人民日报社、央视、新华社等国内外主流媒体共报道国际公司项目50余次,充分展示出中国十九冶积极参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助力中国援建、海外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良好央企形象。
  党建引领 凝心聚力促发展
  将党建工作做细做实,坚持海内域外一面党旗,实现党建与生产经营工作互融互促,想方设法提高员工幸福指数,是国际公司党委一直在践行的目标。
  近年来,国际公司党委充分利用学习强国主题街、企业文化展厅等学习教育多维矩阵,以“引进来、走出去”、“党课开讲啦”、党建共建等沉浸式、互动式、竞赛式方式,盘活资源,创新形式,深化广大党员同志对学习内容的内涵式理解,让党性教育入脑入心。
  “有太多和我一样的老同志,和他们相比我并没有做出过什么轰轰烈烈的事,只是踏踏实实地想办法把工作做到最好。”2022年7月,一堂沉浸式党课在中国十九冶企业文化展厅举行。活动中受邀主讲的公司员工、攀枝花市劳模、中国中冶劳模以“我的火红年华”为主题,通过“情景式”的讲授方式,为在场的党员和团员青年深情讲述了自已与中国十九冶海外事业共同成长的经历,并与现场党员进行互动,在广大党员和团员青年中引发强烈反响。
  此外,国际公司党委将学习教育与深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紧密结合,用“小行动”保障“大民生”,用“微实事”托起“大幸福”。一方面通过走访谈心、问卷调查、开展海外员工家属新春活动等方式,定期对海外职工工作、生活、心理、困难等状况进行全面梳理和摸底,贴近一线及时了解员工思想动态,以领导干部走访慰问员工家属、开展境外人员接返等多种形式加强人文关怀;另一方面通过“活动联办、品牌联创”新途径,积极打造富有“国际”特色的党建文化品牌活动,创建并常态化开展职工大讲堂、“从心出发”心理健康讲座、“青音朗朗话未来”青年员工交流座谈会、“一见青心”交友等活动,聚焦职工“急难愁盼”问题,形成需求清单,稳步推进需求任务落地见效,聚力打造国际“家”文化。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从项目一线逐步成长起来的青年共产党员曹炳森,自2020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就扎根在阿富汗参与援外项目的建设,曾经历过阿富汗撤侨、政权更迭、当地大规模疫情暴发,在援阿富汗公务员低造价住房项目筹备复工前期,现场仅他一名中国人,是他带着阿方工友奔走在当地政府与项目现场。
  他说:“在入职期间我们新员工就有看过项目党员同志的在媒体上的采访专辑,在战火纷飞的艰苦条件下,他们长期拼搏在海外援建工程的一线,特别是在项目工作后与前辈们接触的时间里,他们身先士卒、勇挑重担的形象使我深受鼓舞,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人生选择和努力方向,跟随他们的脚步不断前行。”
  回首过往,跨越山海。十年来,国际公司承建的一个个项目,是属于“青春”的故事,是属于“榜样”的故事,更是中国建设者投身“一带一路”建设的故事,从恢宏磅礴的“大写意”到精谨细腻的“工笔画”,他们奔赴在共建“一带一路”的一线,以其刚烈的气质、果敢的行动,敏锐感受时代风云变迁,将中国质量、中国标准、中国速度带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通过精品工程、满意工程,不断“建证”着当地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
  面向未来,步履不停。国际公司正阔步行进在“一带一路”下一个金色十年的前进道路上,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矢志不移接续奋斗,为项目所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奋力谱写中国十九冶海外事业高质量发展崭新篇章!
打印 关闭
Baidu
map